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国人看病难的问题在某些领域变得更突出了。
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每万人有27.2名医生,比30年前上升2.7倍。但中国的全民医疗覆盖指数并不高,2019年仅为 69.9,在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58位。主要原因,一是医生的“质量”“数量”分布差异明显。据统计,2018年中国农村地区万人医生数量为18人,仅为城市的45%;二是根据国家卫健委的说法,我国医学院校覆盖了从中专到博士的所有学历层次,院校之间、不同学历层次之间教学质量相差较大。截至2019年,我国医生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仅57.4%,而医生密度与中国相近的美国,几乎是“人均博士”。
6月16日,科大讯飞副总裁、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陶晓冬在生物经济50人(青岛)论坛上发表题为《通用人工智能的技术进展和医疗应用》的主旨演讲,他介绍,科大讯飞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其开发的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在医疗领域已经超过ChatGPT4的水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和缓解目前的一些医疗难题。
首先是赋能基层医生,弥补基层和农村医生数量和质量不足的问题。陶晓冬介绍,在过去的八九年里,讯飞医疗围绕国家“强基层”这一深化医改的重点工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把医疗能力、医学知识、医学推理、辅助诊断的能力赋能到基层,为基层医生提供辅助诊断。“我们覆盖了500多个区县,为全国20%的区县累计提供了7亿多人次的辅助诊断,诊断合理率达到90%以上。”陶晓冬说,讯飞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乡村卫生院和乡村卫生服务中心的基层医生的常见错误和处方的不合理之处,极大地提升了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
第二是辅助医生管理慢病患者,改善公共卫生水平。陶晓冬介绍,讯飞人工智能通过互联网技术,帮助医生收集慢病患者在康复和慢病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帮助医生分级分层管理慢病患者、筛查慢病并发症。“医生在我们系统的支持下,管理的慢病患者人数提升了5倍以上。”此外,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慢病控制达标率也有极大的提升,例如,高血压的控制达标率从50%提升到了70%,这带来了更少的并发症和更少的门急诊。
第三是帮助医生做诊后的患者管理。陶晓冬介绍,中国每年约有2.4—2.5亿人次的出院患者,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在出院之后仍然希望得到延续性、专业性的医疗服务,但是三甲医院的医生没有精力管理患者,而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可以帮助医生分析患者在院期间的所有数据,结合医学知识,提供患者出院后的个性化管理方案,最终由医生确定管理方案。患者出院后,讯飞医疗大模型可以帮助医生自动管理患者,设定康复目标,提供运动指导和饮食指导,提醒患者复诊,收集康复过程中的生理指标,生成完整的康复档案,判断康复过程是否正常,帮助医生在合适的时候介入到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这个诊后管理平台在华西医院上线后,患者满意度有极大的提升,随访人员的工作量有了明显的下降。”陶晓冬说。
至于用大模型为患者提供导诊服务、用药指导和体检报告综合解读,以及帮助医生生成入院小结、查房记录等文本,更是轻而易举的事。
除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国情下的一些看病难题,讯飞大模型还能帮助主管部门分析全区医疗情况。陶晓冬介绍,讯飞大模型可以通过收集某一区域的大量数据,在卫健委、疾控中心、医保局的支持下,分析全区域内的医疗质量、病案等,帮助各级主管部门对全区域内的医疗资源配置、医疗质量问题做全面的了解和有针对性的分析。以了解一个区域一段时间某类疾病的发病情况,以及就医疗质量、资源配置进行分析。